德州市當局印發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202甜心一包養網3年重點任務任務!

requestId:686bf469a52d65.94190853.

北極星環保網獲悉,6月26日,德州市國民當局官網發布了《關于印發德州市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2023年重點任務任務的告訴》,告訴提出,建成區雨污合流管網所有的清零,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革達到60%以上,提早2年完成省定任務。深刻推進農村生涯污水和黑臭水體管理,優化縣際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實現生涯渣滓分類全覆蓋,建設一批高標準生涯渣滓分類示范小區。協同推進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完美農村路網、供水、電網、物流等設施。改革農村供水管網5600公里。開展數字鄉村試點,推進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有序推進清潔取熱、廁所反動、渣滓處理、污水管理、綠化醜化五年夜攻堅工程,持續晉陞農村生涯淨化管理程度,晉陞村容村貌。

還提出了,印發實施《德州市碳達峰任務計劃》,完美分領域實施計劃,樹立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編制出臺《德州市“十四五”節能減排實施計劃》,推動單位GDP能耗、煤炭消費持續降落。完美節能降碳激勵約束政策,穩步推進動力耗費總量和強度調控,慢慢轉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支撐二氧化碳捕集應用與封存一體化示范項目建設。抓好樂陵、齊河、慶云等3個省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縣(市)建設。

持續開展重淨化天氣打消攻堅行動,完成水泥、焦化行業超低排放改革,完成省下達我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及細顆粒物(PM2.5)濃度改良目標;強化移動源淨化防治,持續開展聯合執法檢查和監督抽測,實現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年度全覆蓋檢查;持續晉陞水環境質量,加年夜進河排污口整治力度,確保國控斷面打消Ⅴ類及以下水體,優良水體比例不低于33.3%。確保南水北調調水水質穩定達標。強化泥土淨化管理,周全長期包養推進“無廢城市”建設。

德州市國民當局辦公室關于印發德州市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2023年重點任務任務的告訴

德政辦字〔2023〕9 號

各縣(市、區)當局(管委會),市當局各部門、單位:

《德州市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2023年重點任務任務》已經市當局批準,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德州市國民當局辦公室

2023年4月21日

(此件公開發布)

德州市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女大生包養俱樂部發展2023年重點任務任務

為深刻貫徹黨的二十年夜精力,周全落實《山東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推動《德州市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重點任務攻堅衝破,結合我市實際,制訂2023年重點任務任務如下。

一、晉陞科技創新才能

1.推動科技結果轉化。摸索實施財政科技發展資金“先投后股”試點,加速科技結果轉移轉化,積極對接高校及科研院所,引進科技結果50項以上,技術合同成交額90億元以上。以更她愣了一下。活機制擴年夜結果應用,以優勢產業技術創新需求為導向,通過“揭榜掛帥”、定向委托等方法,實施10個嚴重科技創新項目。全力推進省基礎農產品綠色高值化科技示范工程建設。積極爭創京津冀包養金額國家技術創新中間德州中間。用好國家級德州知識產權保護中間,縮短專利審查周期,為企業供給專利疾速預審服務。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68件以上。(牽頭單位: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

2.加強創新平臺建設。深刻推進年夜學科技園建設,加速構建“眾創空間包養網單次—孵化器—加快器”鏈條孵化體系。推動齊魯工業年夜學(山東省科學院)德州研討院、山東省產業技術研討院德州分院等研討院建設。支撐20家擺佈科技型中小企業強化產學研深度融會,打造一批產學研協同創新中間,積極創建國家體育高端裝備技術創新中間,爭創國家企業技術中間1個、省級企業技術中間8個,新增新型研發機構5家以上。(牽頭單位:市科技局,參與單位:市發展改造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3.培養科技型企業。研討制訂《德州市創業投資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辦法》。供給診斷評估、設備改革、技術研發、人才引進等服務,持續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領軍企業培養行動,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達到900家以上,推動一批科技型企業成長為科技領軍企業,力爭全社會研發經費增幅達到10%以上。(牽頭單位: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發展改造委)

4.強化創新人才引育。圍繞建設面向京津冀魯的區域性人才中間和創新窪地,高質量編制“一區多點一環廊”人才集聚節點建設計劃,打造全省“2+N”人才集聚雁陣格式主要節點。深刻實施現代產業領軍人才、沐日專家等重點人才項目,辦好第二屆高層次人才“雙創”年夜賽,新集聚領軍人才創新創業團隊50個以上。充足發揮德州(北京)協同創新中間感化,引進高層次人才200名以上。聚力推進三年“百名博士、五千名碩士、十萬名年夜學生興德計劃”,新集聚年夜學生3.3萬人,此中博士、碩士研討生1700人以上。周全推進人才“五安工程”,新籌集人才住房不少于3000套,運行好“德才碼”和“德州人才之家”。(牽頭單位:市委組織部,參與單位:市科技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證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人才發展集團)

二、加速新舊動能轉換

5.深刻實施標志性產業鏈衝破工程。發揮“鏈長”統籌指導和“鏈主”引領帶動感化,構成市、縣一體化推進建鏈補鏈延鏈強鏈機制,組織開展10場擺佈產業鏈融鏈固鏈對接交通活動。每個產業鏈引進過億元項目5個以上,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00家以上,銷售支出過50億元、過100億元的企業有新衝破。(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6.精準管控“兩高”行業。用好省“兩高”項目電子監管平臺,構建人員監督戰爭臺監測互為支撐、相互印證的監管體系。加速裁減低效落后產能,開展用能預算治理。“一企一策”制訂能效改革晉陞計劃,積極推動10家擺佈重點“兩高”行業企業能效標準達到全國標桿程度。(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造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7.嚴格化工園區治理。落實《山東省化工行業投資治理規定》,嚴格執行危險化學品“禁限控”目錄,確保新建項目原則上必須在園區建設。積極引導園區外企業進區進園。落實“十有兩禁”請求,啟動實施新一輪化工園區優化晉陞三年行動,開展化工園區聰明化建設,進一個步驟優化園區產業布局,完美危化品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健全邊界封閉系統。支撐化工產業龍頭企業向產業鏈下流布局,延鏈發展化工新資料,全力推動化工產業退城進園項目建設。(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8.持續推進技改升級。深刻實施“技改一號工程”,強化要素保證,加速建設100個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市級工業重點技改項目、30個“智改數轉”技改示范項目,確保完成年度投資超200億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9.鼎力發展數字經濟。實施網絡基包養網礎設施升級行動,新開通5G基站3000個。實施強企引領、場景培養、數字服務“三項工程”,推進100家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新培養智能工廠100個以上、新增上云企業500家以上,數字經濟焦點產業增添值占比達到3%。扶植壯年夜電子信息行業龍頭企業,打造國內有影響力的硅資料生產基地。發揮主體能動感化,釋放政策激勵效應,引導企業研發創新,不斷晉陞規模和層次,推動數字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10.深化數字賦能應用。實施工業互聯網培養培優工程,積極爭創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扎實開展“工賦德州”行動,奉行總數據師軌制,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會發展,打造5家擺佈省級工業設備上云標桿企業、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5G+工業互聯網”應用標桿及5家擺佈數字化轉型“小燈塔”企業。引導外埠數字化服務商在德州設立企業,支撐外鄉企業縮小拓展軟件開發、系統集成等業務,晉陞標識解析體系層次和應用深度,積極發展網絡協同制造、智能化治理等新形式,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會。(牽頭單位:市工業和包養網信息化局)

11.培養壯年夜新動力汽車產業。支撐齊河發揮奇瑞新動力磁吸效應,實施“整車+配套園區”工廠工程,加年夜空調、電池等焦點零部件企業引進力度,進一個步驟完美新動力汽車產業鏈條,建設百億級新動力汽車產業集群。支撐陵城區以北汽德州分公司為龍頭,積極布局新動力乘用車、相關配套汽車零部件,帶動高低游配套企業落戶,延長產業鏈,壯年夜產業規模,打造新動力乘用車生產基地及汽車產業集群。(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參與單位:市發展改造委)

12.梯度扶植優質企業。優化企業梯度培養體系,重點抓好“工業雙50強”和106家“種子”企業攙扶培養,力爭全市新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0家以上、省級以上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8家以上。實施企業上市三年倍增行動,新增上市企業4家、掛牌50家。(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處所金融監管局)

三、加力擴內需穩增長

13.完美綜合立體路況網。實施路況強國山東示范區德州行動,加速推進津濰高鐵(德州段)項目建設,建成濟鄭高鐵(德州段);完美公路路況網,加速推進齊州黃河年夜橋、濟南繞城高速公路二環線北環段、京臺高速齊河至濟南段改擴建項目建設,新開工建設臨武高速、德鄆高速、濟南至寧津、慶云至章丘等6個高速公路項目,推動濟南繞城高速公路二環線西環段建成通車;力爭濱德高速陵城北互通立交及連接線工程年內開工建設;新改建農村公路包養網評價600公里。(牽頭單位:市路況運輸局、市公路事業發展中間,參與單位:市發展改造委、市財政局、市天然資源局、市國資委)

14.持續優化動力結構。鼎力發展可再生動力,統籌推進光伏、風電、地熱能等可再生動力發展,加速5個國家級整縣分布式光伏規模化開發試點縣建設,穩妥有序推進余量風電資源開發建設,新動力發電裝機衝破730萬千瓦。依法依規穩妥推進地熱能開發應用。推動傳統動力轉型升級,關停30萬千瓦以下燃煤機組6臺、15.5萬千瓦,推動華能德州電廠高靈活性清潔高效熱電聯產項目年內開工建設。(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造委、市天然資源局)

15.晉陞動力供應保證才能。包養故事聚焦源網荷儲協同發展目標,完成電網規劃修編。加速配套電網建設,建成齊河500千伏輸變電、夏津西部電網加強工程,加速德州東部電網加強工程建設,開工建設220千包養網伏王科站、110千伏開元站輸變電工程,夯實動力電力供應基礎。加速推進齊河、臨邑、慶云等3個儲能電站省級示范項目順利并網,力爭全市在運儲能裝機容量達到50萬千瓦。加速山東自然氣環網德州段項目建設,推進市域自然氣管道、焦廟儲氣設施等基礎設施建設,力爭臨邑自然氣分布式項目落地。(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造委、國網德州供電公司)

16.加速現代水網建設。實施山東水網“一軸四橫”德州市域連通西線、骨干河流引調水、臨邑第二水庫等42項重點水利工程。實施潘莊、李家岸2處年夜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革,實施豆腐窩、頭屯2處中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革。實施陵城區篤馬河、齊河縣鄧金河等7條中小河道綜合管理工程,管理長度156公里,進一個步驟夯實防洪減災工程體系。推進數字水利建設,樹立水資源治理“一張網”,實現取、用、排水全過程年夜數據監管。建設豆腐窩數字孿生灌區,推進灌區標準化規范化治理。(牽頭單位:市水利局,參與單位:市年夜數據局)

17.深刻實施河湖生態管理。建設10條以上省、市級漂亮幸福示范河湖。管理水土流掉面積20平方公里。推進全市域數字河湖建設,實施河湖長制相關數據共享互通,晉陞河湖管護數字化、聰明化程度。(牽頭單位:市水利局,參與單位:市年夜數據局)

18.著力擴年夜有用投資。實施350個市級以上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000億元以上。開展“百企助招商”活動,樹立健全項目評價落地推進機制,新開工招商項目410個,到位資金350億元。(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造委、市投資促進局)

19.落實“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發行金融東西等政策資金支撐,出臺《德州市能耗指標收儲應用治理辦法》,加鼎力度爭取省嚴重項目地盤指標、能耗及煤耗指標。優先保證重點項目淨化物排放指標,統籌重點項目供水保證。落實好“放管服”改造,加速流程再造,高效做好各項審批事項,依法依規為項目全性命周期供給優質高效服務。(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造委、市財政局、市天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利局、市審批服務局)

20.開展城市更換新的資料行動。全市新開工棚戶區改革13496套,基礎建成7500套,開工改革老舊小區136個,有序推進城中村、老舊工貿區等片區更換新的資料,建設活氣街區。實施19個中包養網間城區城市更換新的資料項目,完成年度投資66.2億元,促進岔河兩岸、新湖、太包養網推薦陽城、蘇祿王片區品質晉陞。加速推進市文明科技中間、體育公園、長河公園等項目建設,實施明月湖公園改革升級,開工建設黃莊立交至三十里鋪年夜橋途徑、東風路跨岔河立交橋、新嶺路岔河橋,完成年夜學路地下綜合管廊二期建設,力爭晶華年夜道南延工程年內開工建設。加速推進包養站長供熱直管到戶,更換新的資料改革燃氣老舊管道。(牽頭單位: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教導體育局、市路況運輸局、市文明和游玩局、市國資委、市城管局、市公路事業發展中間)

21.加速新型聰明城市建設。強化新版新型聰明城市建設指標落實,推動政務服務、教導服務、醫療服務、養老服務等領域聰明應用場景深度覆蓋。開展“數字紅利惠社區”活動,推進聰明社區建設提速擴面。加速“城市年夜腦”建設,高標準建設四星級新型聰明城市,力爭順利通過省級試點終期驗收。加速推進城鎮通訊網絡、基礎算力、智能終端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數字孿生城市。充足運用城市體檢推動精準管理,打造宜居、韌性、聰明城市,讓年輕人更喜歡、老年人更便利。(牽頭單位:市年夜數據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城管局)

22.推動物流會展業加速發展。推進天衢博覽廣場等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壯年夜會展企業,舉辦產業會展活動40場。鼎力發展多式聯運、聰明物流,推動凱德、海爾日日順華北物流中間等項目建設,加速培養現代物流轉型升級新動能。加強縣級寄送物流配送中間和鄉鎮商貿中間建設,完美10個縣級寄送配送中間,打造4個規范化配送中間,不斷增強農村地區寄送服務才能,推動農村消費梯次升級,激活農村消費潛力。(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造委、市商務局、市郵政治理局)

23.周全加力恢復和擴年夜消費。繼續促進汽車、家電等大批消費,聚焦安慰釋放文明游玩、體育安康、住宿餐飲、批發批發等行業消費包養需求,深化惠享山東消費年德州系列活動,力爭全年舉辦年夜型促銷活動200場以上。新建晉陞特點商業街區6條,中間城區便平易近生涯圈達到20個。招引5家以上國內外著名brand在我市開設首店,打造區域首店經濟集聚區。加速直播電商產業園建設,培養年線上營業支出過億元企業5家以上,網絡批發額衝破170億元。(牽頭單位:市商務局,參與單位:市發展改造委)

四、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24.加速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式。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完成市縣兩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推動中間城區控規編制全覆蓋。用好空六合一體化天然資源監測監管系統,與各縣(市、區)簽訂耕地保護目標責任狀,帶圖斑、帶地位、帶規模下達耕地保護任務,壓實壓緊各縣(市、區)當局(管委會)耕地保護主體責任。加強耕地和永遠基礎農田季度動態監測,穩妥推進耕地流出問題整改。嚴格落實“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請求。(牽頭單位:市天然資源局、市生態環境局)

25.扎實開展綠色低碳轉型行動。印發實施《德州市碳達峰任務計劃》,完美分領域實施計劃,樹立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編制出臺《德州市“十四五”節能減排實施計劃》,推動單位GDP能耗、煤炭消費持續降落。完美節能降碳激勵約束政策,穩步推進動力耗費總量和強度調控,慢慢轉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支撐二氧化碳捕集應用與封存一體化示范項目建設。抓好樂陵、齊河、慶云等3個省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縣(市)建設。(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造委、市生態環境局)

26.推動水資源集約節約應用。深刻落實“四水四定”,開展違規取用水專項整治,推進農業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持續晉陞污水資源化應用比例,堅決守住用水總量、效力把持紅線。封停深層地下水井14眼,壓采水量234萬立方米。全年用水總量把持在21.17億立方米以內,萬元GDP用水量、萬元工業增添值用水量較2020年分別降落12%、5%,很是規水應用量達到6600萬立方米,縣域節水型社會建成率達到90%。(牽頭單位:市水利局、市農業農村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參與單位:市發展改造委)

27.深刻推進環境淨化防治。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持續開展重淨化天氣打消攻堅行動,完成水泥包養網單次、焦化行業超低排放改革,完成省下達我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及細顆粒物(PM2.5)濃度改良目標;強化移動源淨化防治,持續開展聯合執法檢查和監督抽測,實現機動車排放檢驗機構年度全覆蓋檢查;持續晉陞水環境質量,加年夜進河排污口整治力度,確保國控斷面打消Ⅴ類及以下水體,優良水體比例不低于33.3%。確保南水北調調水水質穩定達標。強化泥土淨化管理,周全推進“無廢城市”建設。(牽頭單位:市生態環境局、市城管局,參與單位:市天然資源局、市水利局)

28.強化生態建設和修復。加速建設黃河水鄉國家濕地,爭創全域濕地保護示范城市。實施“四綠并進”增綠提質行動,新增綠地1萬畝,做好國家園林城市復審任務。加強綜合管理,強化“控采限量、節水壓減、水源置換”等辦法加強地下水超采區管理,完成年度壓采任務包養網,持續改良地下水環境。以水凈、村美、平易近富為目標,隨機應變開展水土堅持生態清潔小流域(風沙片)建設。加速構建“四源八包養廊”生態綠化新格式。(牽頭單位:市天然資源局、市水利局,參與單位:市生態環境局)

29.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堅持以企業為主體,強化綠色化技術改革,推廣綠色制造技術應用,周全推進綠色工廠建設,打造制造業綠色轉型升級示范標桿,促進全產業鏈和產品全性命周期綠色發展。爭取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3家,省級綠色工廠5家,市級綠色工廠10家,實現廠房集約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動力低碳化,進一個步驟晉陞綠色制造體系建設質量和程度。(牽頭單位: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30.加快構成綠色低碳生涯方法。廣泛開展節約型機關、綠色城鎮、綠色社區創建,推動構成綠色低碳的生涯方法。新建當局采購工程項目推廣應用綠色建筑和綠色建包養價格材。鼎力發展綠色建筑,新建城鎮綠色建筑840萬平方米、太陽能熱水系統應用面積720萬平方米,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230萬平方米。建成區雨污合流管網所有的清零,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革達到60%以上,提早2年完成省定任務。深刻推進農村生涯污水和黑臭水體管理,優化縣際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實現生涯渣滓分類全覆蓋,建設一批高標準生涯渣滓分類示范小區。優先發展公共路況,加年夜新動力公交車輛的推廣應用,城市萬人擁有公共路況車輛達到13標臺,中間城區公共路況占機動化出行比例達到40%以上。(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造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生態環境局、市財政局、市路況運輸局、市城管局,參與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水利局、市機關事務保證中間)

五、深度融進服務嚴重發展戰略

31.更鼎力度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清單化、項目化、機制化落實國家發展改造委、省當局相關支撐政策。鼎力引進強企名企總部、研發中間及效能性機構,爭取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間德州中間等嚴重平臺落地,完美對接央企強企等常態化機制,力爭引進投資過億元項目100個以上,到位資金60億元以上,引進轉化科技結果50項以上,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100名以上。(牽頭單位:市委財經辦,市發展改造委,參與單位:市深化融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

32.更鼎力度服務黃河嚴重國家戰略。落實《德州市黃河道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現范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高程度推進沿黃生態廊道建設,實施42項重點水利工程,建設以“三通六帶”為特點的現代水網,推進黃河、年夜運河兩河“牽手”西線貫通及生態廊道、馬拉松賽道建設,馬頰河、徒駭河綜合管理,完成京臺高速德州段植樹綠化工程。高標準建設黃河道域(山東)現代農業科學城,建成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綜合服務中間、農業科研技術推廣平臺。(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造委、市天然資源局、市水利局、市農業農村局,參與單位:市科技局、德州黃河河務局)

33.更鼎力度融進省會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抓好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聯動區40項重點事項和30個重點項目落地建設。晉陞禹城創新創業園、臨邑濟南產業園、齊河德瑞智能制造產業園、齊河碳纖維產業創新基地及產業園等園區效能,打造省會經濟圈綠色智能制造產業基地、南方高端制造業新城、高端碳資料產學研用集聚區。(牽頭單位:市發展改造委,參包養 TC: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