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故事共創會】從學習到創新 魯班工坊助力非洲“洋弟子”S包養經驗擁有更多職業選擇_中國網

requestId:6871400677f6b5.67884610.

中國日報網9月3日電(記者 潘一僑 于涵) 魯班是中國家喻戶曉的能工巧匠。如今,魯班工坊正在幫助埃塞俄比亞培包養網養技術創新人才。今年34歲的涂則鋼來自埃塞俄比亞,曾是當地的一名職業技術教師,現正在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自動化工程系攻讀博包養網士學包養位。在此期間,他還加入包養了埃塞俄包養網比亞的“魯班包養工坊”。

魯班工坊是中國與包養非洲國家職業教育合作的閃亮名片。自2019年3月非洲首個魯班工坊——吉布提魯班工坊落地以來包養,中國在非洲已建成17個魯班工坊,開發數十個中非合作專業,包養培養非洲青年逾萬人,有力支持了非洲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包養網包養走出了一條獨特的中非職教合作創新之路。

據涂則剛介紹,埃塞俄比亞的包養網魯班工坊成立于2021年,然而僅3年時間,魯包養網班工坊包養網已經幫助當地很多學生成為專業技術人才,順利進入大公司工作,尤其是一些歐洲公司,為他們打開了一扇就業新大門。

魯班工坊建設成功的關鍵是要擁有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國際化的師資隊伍。同時魯班工坊“走進非洲”,也包養網要為當地培養師資。依托魯班工坊面向職業的包養包養點,在非洲當地招募優秀教師,并通過來華培訓使非籍教師能夠運用中國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開展對當地青年的培養工作,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教學實踐中潛在的文化沖突風險。涂則剛就是其中一位。

他2019年來到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學習,2022年碩士畢業后,選擇繼續在華攻讀博士學包養網位。涂則剛表示,這里的教學設施包養完善,對于他學習本專業技能是難得的機會。同時中國的技術創新速度居世界領先地位,他希望包養能夠學習到包養這些新技術,回國傳授給自己的學生。

魯班工坊不僅提供培訓課程,還有獨特的教學方法。這就是涂澤剛口包養網中反復提到的工程實踐創新項目(EPIP)教學模式。即在教包養育過程中以實包養網際工包養網程項目為引導,培養教學學生的工程實踐創包養新能力。涂則剛認為,EPIP像是魯班工坊的一個驅動器,該模式可極大縮短畢業生進入企業的磨合期,受到合包養網作國的高度肯定。

目前,埃塞俄比亞“魯班工坊”共培養了350多名當地師生,并開始面向東非國家招生,越來越多像涂則鋼這樣的當地教師也在逐漸替代中方教師在校任教。中國已在11包養個非洲國家設立了12所“魯班工包養網坊”,作為中非雙方搭建的高質量職業教育交流平臺,“魯班工坊”也架起了促進中非人文交流、民心相通的橋梁,并持續為非洲國家的發展包養網注入動力。


TC: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